北京落实国务院房地产调控15条细则(全文)

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总会有一些擦边球可打,这次也不例外。

  近日,国资委公布的16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央企中,具有国资背景的中信地产却没有位列其中,引起不少人认为中信也将在这场运动中淘汰出局,而其在东莞开发有多个项目。对此,中信地产东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了否认。他表示,中信集团以金融业为主营业务,隶属国务院。78央企退出房地产行业,与中信地产无关。

  另外,远洋集团亦未在名单之中。日前,远洋地产亦回应,公司并非央企,只是红筹上市公司,公司股权分布多样化,决策独立且运作市场化。远洋表示,持有24%股权的第一大股东中国人寿由中保监监管而非国资委,第二大股东为持有16.85%股权的中远国际,两公司均为财务投资。

  与此同时,不少人认为,国资委出台的这个政策,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的垄断性。

  78家央企退出 对房产行业影响有限

  3月15日,两会刚结束后的第一天,"地王"就迫不及待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一日之内产生三“地王”,均为“央企制造”。其中北京中信新城房地产有限公司豪掷52.4亿元,经过64轮竞价以超过1.7万元/平米的楼面价,打败保利、中国烟草、金融街等房企巨头,将“大兴亦庄住宅及商业项目(X1-1B)地块”揽入怀中,刷新了春节后北京地王纪录。

  而远洋旗下的北京远豪置业有限公司就在同一天以40.8亿元将其收入囊中,折合楼面价高达2.7万元/平方米,成为目前望京地区楼面单价地王。

  3月18日,国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央企地产业务的具体情况。与此同时,国资委表示,除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外,还有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正在加快进行调整重组,在完成企业自有土地开发和已实施项目等阶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产业务。

  由于央企的资金实力、政府资源等因素,国资委勒令央企退出地产行业,客观上会给行业内其他房企腾出一定空间。但同时需要看到,退出的央企只是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其仅在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15%。根据这个数据,其退出部分的影响又是有限的。

  或助长行业垄断性发展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包括保利地产、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在内的16房企,其在整个央企房企中占了大部分份额。

  有数据提及,2009年,这16家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的资产总额为5616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85%;销售收入为1899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的86%;净利润为188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净利润的94%。这些数据表明,中央企业的房地产业务主要集中在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

  如此一来,正如有观点所认为,国资委明确16房企以地产为主要行业,将更加助长了行业垄断性的集约和发展,对于市场而言,可能会更加不利。

  退出时间表未公布 央企频打擦边球

  除此之外,国资委并没有公布其限定的最终重组时间表,也没有第二家公司明确表态将在何时退出这一领域。由于中国烟草集团等公司近期依然频频出现在土地市场,如果按照国资委所规定的在项目完成后才结束其地产业务,则最终的退出时间就显得遥遥无期。

  事实上,即使中远集团退出房地产领域,目前远洋地产第一大股东也是同样有国企背景的金融企业中国人寿,并没有脱离国资属性,而公司也在继续着地王之路。

  与此同时,地方国企中,还有大量非地产公司积极介入房地产领域,以海南航空为例,其名下的海航置业刚刚于去年6月份完成A股借壳上市,并成为集团的重要利润板块。

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